.鄉土教育中心Logo
裝飾圖
版面調整圖
:::
 中心簡介
 剝皮寮歷史
 參觀預約
 位置&交通
:::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3/3/22 8:56:59 (18 人讀取)

【臺北報導】你知道「加蚋仔」是指哪個地方嗎?農業社會中傳說在臺北哪一位神祇最會驅除農損害蟲?什麼是「加蚋仔年例」?以及神明繞境的「路關圖」要如何使用?這些問題來一趟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便可知道答案。

鄉土教育中心表示,「加蚋仔」是指臺北市南萬華一帶,即在現西藏路以南、國興路以西至新店溪岸。這個古地名在原住民語是沼澤地的意思,而沼澤地利於農作物生長。但有一年在農曆3月時,大量蟲害的產生造成農民損失慘重,當地耆老建議從木柵忠順廟迎請保儀大夫(尪公)來繞境祈福。傳說在繞境後,害蟲都銷聲匿跡,庄民視為神蹟,各村莊爭相請出保儀大夫,以庇護農人辛勤耕作的成果,而今農業轉型為工商業,繞境仍為南萬華加蚋地區重要的民俗慶典。

同時,每年萬華區公所也會在南萬華地區辦理「加蚋文化節」活動,讓每年一度的宗教遶境活動「保儀大夫(尪公)祈福遶境」,在公私協力合作之下,成為該區年度最具宗教文化特色及凝聚地方民眾向心力的活動。而為讓更多民眾及學童了解早期南萬華地區的信仰文化,鄉土教育中心自即日起至4月23日止,在中心二樓特展室舉辦「加蚋仔大拜拜特展」,歡迎想要多了解在地文化與民俗信仰的大小朋友,一起來看展覽。

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說,這次展覽將加蚋仔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農曆三月十二境內重要的遶境活動為主軸,用深入淺出的故事說明加蚋仔大拜拜(年例)如何從農業社會之中發祥,而從臺北各處請來遶境的神明們各有什麼「神通」,以及從今年起原本由南萬華各里辦公室,改成首次由宮廟開始主辦遶境活動的介紹,精心呈現出一系列都市之中遶境活動的脈絡。另外,為了呈現這個脈絡,在展場中也展示精心繪製一幅長度約3米的「加蚋仔大拜拜」遶境隊伍示意圖,透過漫畫方式介紹遊行中的六位主角(主神)與配角(繞境隊伍工作人員),一串長長的隊伍,沿著今年度的路線繞行一圈,畫中人物各司其職,浩浩蕩蕩向前行走,栩栩如生、詼諧有趣。

鄉土教育中心指出,觀眾透過本次展覽,可以欣賞到多項珍貴的遶境器具與文物,包括:由木柵忠順廟借展的百年古轎,民眾可親臨感受細緻的木雕魅力。南萬華廣照宮出借的神將「土地公」、「招財」、「進寶」,以及目前仍然正在服役中的頭旗等,細細品味華美的手工刺繡;同時,在繞境中的「換香」儀式,也在展覽中特別介紹;此外,還有體驗式互動,觀眾能夠在現場體驗祈願以及拍照打卡,許下一同參加本年度遶境的約定。展覽期間,亦將搭配展覽規劃數場教育推廣活動,如:工作坊、講座等,讓觀眾可以更深入了解遶境文化,和多元方式學習到更多遶境小知識。

展覽自即日起至4月23日止,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國定假日休館),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在出發參觀前,可以先至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查詢,或電洽2336-1704分機30江老師洽詢最新參觀方式。
活動圖片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3/2/21 14:00:00 (19 人讀取)

鄉土教育中心休館公告

☆112/2/27-2/28 二二八連假休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3/2/9 15:40:27 (43 人讀取)

2/11(服飾商圈導覽)名單
正取:25名
王O惠
邱O育
邱O修
周O梅
周O蓮
陳O文
周O蓮
蔡O曄
蔡O卿卿
蔡O成
魏O君
詹O天
詹O天
鄭O祝
謝O慈
盧O年
陳O芬
張O涵
宋O睿
宋O綺
陸O萱
許O均
許O周
黃O璽
譚O倫

備取:5名
吳O隆
鄭O鳳
鄭O祝
邱O寬
黃O珠


2/12(拼布工作坊)名單
正取:18名
邱O育
邱O修
林O宸
林O劭
薛O文
許O雲
洪O吟
李O毅
蔡O宸
熊O宇
張O綾
張O晴
郭O君
宋O睿
宋O綺
黃O喬
陳O芬
張O涵

備取:2名
楊O晴
邱O喻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3/2/9 12:36:37 (66 人讀取)

你知道萬華擁有臺灣第一個,也曾經是最大的服飾商圈嗎?自然界中除了棉花與蠶絲外,還有哪些天然纖維可以製作成為布料?一件衣服從布料取得到製作完成需要經過哪些製作流程?你知道歌手周杰倫常穿的帽T,其實已經存在數百年了嗎?你有沒有發現到牛仔褲口袋上面為什麼還留有一個迷你口袋,到底可以裝什麼東西呢?這些問題來一趟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特展室,就能知道答案喔。
「衣服」不僅作為生活必需品,更是個人風格展現的重要元素,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衣服從零到有的誕生過程呢?為了讓大小朋友對萬華在地文化以及服飾產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老松國小與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自即日起至3月5日止,舉辦「衣起玩艋舺」特展。這是一場適合學生與家長,可共同觀賞、寓教於樂的展覽,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來鄉土教育中心二樓特展室參觀,現場還設置動手穿搭體驗試衣間,和可以讓小朋友觸摸到常見的衣服原料,以及與衣服相關的冷知識,想成為衣服知識小達人嗎?那就趕快來展場參觀喔。
「今天要穿什麼衣服呢?」,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大小朋友都曾遇到過。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表示,衣服製造的過程蘊含許多專業技術,為了鼓勵大小朋友都能認識到一件衣服的來之不易,「衣起玩艋舺」特展從衣服的製作誕生開始,利用輕鬆的方式逐步引領小朋友們了解製作衣服的知識,現場也設計了多種互動性展品提升趣味性,其中包括對於6、7年級生而言,印象中最難以抹滅的經典回憶「紙娃娃」玩偶。此外,也展示學童常見到的特殊「工作服」,來認識服裝的職業別與功能性,透過介紹為民眾站在第一線服務的軍人、警察以及消防員三種職業服裝,不僅可讓學童加深對於這三種職業的了解,進而尊重各行各業的重要性,同時也向他們為民服務的辛苦致敬。
張主任接著指出,萬華地區與衣服的關係也密不可分。因為交通便捷,從四面八方匯集了在萬華落地生根的人群,也開展了各行各業百花齊放的榮景。隨著民國五十年代,政府扶植紡織產業的政策實施,使得萬華一度成為全臺服飾批發的大本營,從產業聚落發展而成的艋舺服飾商圈,至今仍位於大理街一帶持續發光發熱。
本次展出從衣服的不同面向切入,分別介紹「布料的誕生與種類」、「衣服的製程」、「衣服常用的色彩認識」、「衣服的冷知識」、「特殊職業服介紹」,和萬華在地「艋舺服飾商圈介紹」。展出的內容讓民眾進一步認識衣服的相關知識與萬華在地產業聚落發展。同時,透過展覽不僅希望能讓學童學到更多生活中的衣服知識,更期望能夠傳遞萬華的人文特色,喚醒大小朋友對家鄉的認同。除此之外,展覽還精心設計了打卡景點,搭配親子工作坊與導覽等一系列的周邊活動,邀請親子一起同樂,帶領大家走入萬華,「衣」起翻玩艋舺!
展覽自即日起至3月5日止,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國定假日休館),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展覽期間參觀民眾須配合中心防疫措施,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在出發參觀前,可以先至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查詢,或電洽2336-1704分機30江老師洽詢最新參觀方式。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3/1/17 10:30:00 (60 人讀取)

鄉土教育中心春節連假休館公告

☆112/1/20-1/27 休館,112/1/28正常開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2/12/29 10:32:56 (43 人讀取)

鄉土教育中心元旦連假休館公告

☆111/12/31正常開館,112/1/1-1/2 休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2/12/28 9:57:34 (85 人讀取)

【臺北報導】您知道在萬華剝皮寮或是大稻埕常聽到的「街屋」是甚麼?臺灣的「街屋」跟一般現在房子的結構上,有哪些不一樣的功能性?從清代、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來臺以至於現代的「街屋」外型有什麼樣的差異?這些問題來一趟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就能知道答案喔。
為了讓大小朋友對臺灣傳統歷史街屋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剝皮寮本身就是個街屋建築形式,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特別邀請「木也文化有限公司」的徐逸鴻老師,自即日起至112年1月8日止,舉辦「走進老街屋」特展。這是一場適合學生與家長,可共同觀賞、寓教於樂的展覽,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來鄉土教育中心二樓特展室參觀,現場還設置動手體驗區,可以讓小朋友自己親手搭建一座街屋模型。
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表示,為加強學生對於在地歷史建築之認識和瞭解,特別與「木也建築學堂」共同策劃「走進老街屋」特展,將街屋建築之美與民眾分享。藉由徐老師親手繪製的各式臺灣街屋建築透視圖,讓參觀民眾了解街屋建築自清代至日本時代,在街道、聚落與都市中的發展,以及其建築空間、產業、造型藝術等多方面特色,並建立對臺灣街道風貌的基本概念,進而關心與愛護街物建築。
非常難得的是現場也展示臺北城內衡陽路(日本時代的榮町)三葉莊立面模型,大稻埕迪化街乾元行立面模型,萬華剝皮寮長壽號紅磚街屋立面模型,以及艋舺日式街屋模型等,其中雖然有些街屋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透過徐老師的巧手所製作的模型與建築空間繪製圖,讓當時建築的特色風貌再度重現於我們眼前。
張主任指出,本次展出內容分為六大子題,以大型彩色輸出展板與等比例縮小模型呈現為主,藉由策展人徐逸鴻老師珍貴的手繪建築作品,分別介紹「清代的街屋與河港聚落」、「多元的街屋空間」、「街屋的外觀-亭仔腳、騎樓、牌樓厝」、「日本時代的洋樓型街屋」、「日本時代的木造街屋」、「日本時代的轉角型街屋」,讓民眾進一步認識各時代不同種類的「街屋」型態。同時,也因為是手繪,所以跟一般老照片不同,可以一窺多面向空間維度的立剖面圖,甚至以一種顯微透視的概念,帶著大家的眼睛穿透到屋子裡,一窺當時的建築內部風貌。
策展人「木也建築學堂」徐逸鴻老師說,街屋是臺灣建築中很重要的一個類型,從清代到日本時代、戰後以至於現代,各有不同風貌,延續著百年的建築與空間傳統,直到如今仍在影響著許多臺灣人的生活。顧名思義,街屋就是與街道相鄰的建築,以往利用街屋來組成商店街,形成有效率的商業空間,並兼有居住、作坊、倉儲等功能,多功能的街屋可說是充分展現了傳統建築智慧。街屋前方所附帶的亭仔腳空間,在日本時代得到進一步發展,搭配日本建築師的牌樓厝巧思,將臺灣的街屋建築藝術推向了劃時代的高度。當時牌樓厝所形成的新型態街道與現代化都市景觀,也成為如今臺灣文化歷史中,重要的組成養分。
展覽自即日起至明年1月8日止,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國定假日休館),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展覽期間參觀民眾須配合中心防疫措施,自主量測體溫,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在出發參觀前,可以先至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查詢,或電洽2336-1704分機30江老師洽詢最新參觀方式。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2/12/1 15:52:30 (167 人讀取)

活動圖片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2/11/14 16:54:00 (213 人讀取)

「臺北老街屋」導賞活動

「街屋」是臺灣建築中一個很重要的類型,從清代、日本時代到戰後國民政府來臺至今,呈現出各種不同風貌。街屋也延續著百年的建築與空間傳統,直到如今仍在影響著許多臺灣人的生活。街屋顧名思義,就是與街道相鄰的建築,以往利用街屋來組成商店街,形成有效率的商業空間,並兼有居住、作坊、倉儲等功能。多功能的街屋可說是充分展現了傳統建築智慧。

這次特別邀請「木也建築學堂」徐逸鴻老師來幫大家介紹「臺北老街屋」中以衡陽路為介紹案例,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導賞時間:11月23日(星期三)上午10:30至12:30

導賞地點:台北二二八公園(衡陽路底入口處集合),遇雨則另行通知。

導賞講師:徐逸鴻老師(木也建築學堂)。

報名人數:本場次名額限25位參加,額滿為止。

報名電話: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02-2336-1704分機30江老師。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2/11/8 10:23:12 (385 人讀取)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lZ5N6d
活動圖片
活動圖片
活動圖片
活動時間:111年11月19(六) 、11月20(日)上午10時,每場限15組親子參加(每組為1名學童及1名家長)。
製作內容:風吹鳥笛、翻身板及紙陀螺、紙飛機等褶紙教作。
參加對象:對童玩製作有興趣之國小學童。
報名時間:11月9日(三)上午9時起至鄉土教育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預約報名,每場次額滿為止。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2/11/2 12:53:15 (118 人讀取)

「走進老街屋」特展專題講座

時間:2022/11/27(日) 下午2:00-4:00

地點: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二樓會議室 (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

講師:徐逸鴻 (策展人/木也建築學堂)

備註:本場次上課限20名,額滿為止

(免費課程,歡迎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 : https://www.beclass.com/rid=2748cae6361de4721661

走進台灣老街屋
台灣的都市與聚落中,隨處可見帶有亭仔腳的街屋,其實是一種古老的建築型態,源自於清代街屋,正面窄而深度很深,可兼做店鋪、工坊、倉庫與住家,是一種多功能的建築。日本時代加以改良,在正面出現了高聳而造型多樣化的牌樓,從西洋古典風格到現代主義、裝飾藝術風格,深深影響了台灣都市的街道風貌。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2/11/2 0:50:24 (245 人讀取)

「臺北常見鳥類」導賞活動

「台北植物園」是個非常適合初次賞鳥或拍攝野鳥入門者的地方,園區內每日皆有附近居民及遊客,因此區內野鳥多數都已經適應較多人群的觀察行為。

園區內常見的鳥類大概有:紅冠水雞、黑冠麻鷺、小白鷺、夜鷺、白頭翁、綠繡眼、樹鵲、五色鳥、麻雀等。偶而也可看到小彎嘴畫眉、灰鶺鴒、紅尾伯勞、翠鳥及臺灣藍鵲。

這次特別邀請「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李明晃園長來幫大家介紹「臺北常見鳥類」,想認識在地常見鳥類的朋友,歡迎報名參加。

導賞時間:11月9日(星期三)上午10:30至12:30

導賞地點:台北植物園(博愛路底入口處集合),遇雨則另行通知。

導賞講師:李明晃老師(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園長)。

報名人數:本場次名額限25位參加,額滿為止。

報名電話: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02-2336-1704分機30江老師。



(已額滿,停止報名!)


 
發表人 行政人員 於 2022/10/12 15:15:02 (84 人讀取)

「淡水河的生活時空故事」專題講座

時間:2022/11/6(日) 上午10:00-12:00

地點: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二樓會議室 (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

講師:高傳棋 (臺北水窗口執行長/萬華文史工作者)

備註:本場次上課限20名,額滿為止

(免費課程,歡迎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748c546346343f363ba


(1) 2. 3. 4. ... 9. ».
:::
 登入






 教材支援(開新視窗)

 簡介摺頁下載

 好站連結

::: 【建議解析度:1024*768】【 中心聯絡電話:886-2-2336-1704 / 傳真號碼:886-2-2336-1720 / 地址:10852 台北市萬華區 廣州街101號】